索引号: | GSD011114001-2018-007 | 文号: | |
发布机构: | 人社部 | 公开日期: | 2018-06-07 |
信息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人社部举行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18-06-07 来源:人社部网站 阅读次
4月27日,人社部举行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通报2018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文字实录 一、就业 工作进展情况:一季度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城镇新增就业保持高位增长,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30万人。失业率同比回落,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9%,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3万人,同比增加2万人,为历史同期最高。一是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推进。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五届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集中宣传,持续推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启动实施201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各地多渠道开发就地就近岗位,开展劳务合作,加强就业服务,就业扶贫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推动。研究制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政策,启动第三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激发创业创新热情。三是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加强。突出重点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实施,一季度向9.4万名职工发放补贴1.6亿元。四是公共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布12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组织实施2018年“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援助计划”。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工作,一季度向2.1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6.3亿元,惠及职工369万人。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持续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到达率。二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出台实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快职业培训包开发使用,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落实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提升在职职工技能水平。实施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三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启动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等专项服务活动。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面推进就业扶贫,统筹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四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开展第四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不断激发创业创新积极性。五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调查研究,打造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工作,拓宽失业人员保障范围,逐步提升失业保障水平。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开展西部和东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援助计划。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搭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交流平台。 二、社会保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19亿人、1.88亿人、2.26亿人;一季度,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22%,总支出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8%。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伤康复和工伤预防等工作稳步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顺利推进。三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印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按照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5%左右的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截至3月底,1.64亿老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四是基金投资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稳步推进,截至3月底,北京、山西、上海等12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750亿元,其中306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年金基金监管不断规范。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试点顺利启动。五是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开展全民参保计划,截至3月底,全国所有省份基本完成登记任务,省级登记数据库全部建立,国家库已有13.3亿人的基础信息,占全国人口库的比例达到96%。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2亿人,全面推进社保卡综合应用。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做好全国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相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二是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指导各地抓好以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的参保工作。三是加强基金投资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做好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分类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推动各省(区、市)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落实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推动职业年金基金规范有序投资运营。稳步推进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四是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做好2018年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继续增发社保卡,研究电子社保卡,探索社保卡线上线下融合的应用服务新模式。 三、人才人事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专家服务基层重点项目和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申报等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工作计划、新疆和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培工作计划等。组织赴新疆、西藏专家服务团活动。三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建立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技工教育政策,推动落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修订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组织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四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一步规范。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加快建设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贯彻实施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的评价机制。继续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研究修改工程技术人员、会计专业人员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配套文件。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遴选确定专家服务基层重点项目和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扎实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工作。印发2018年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新疆和西藏特培工作。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开展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组织开展国家级一类、二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四是继续做好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关工作。贯彻落实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优惠政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 四、劳动关系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继续推进。化解产能过剩职工安置中劳动关系处理工作稳妥推进。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继续指导地方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全国共有5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14.5%。二是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工作不断推进。一季度,全国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2万件,同比上升1.6%,办结案件34.1 万件,调解成功率69.5%,仲裁结案率73%。三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2018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对部分地区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检查期间,全国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329件,集中公布887件重大欠薪典型案件,共为100.6万名农民工补发被拖欠工资及赔偿金119.75亿元。组织开展2017年度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目前,省级自查和实地核查已经结束,正在进行综合评议。四是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实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继续实施全国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引导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家政服务领域就业。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指导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中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依法规范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健全企业工资宏观指导制度,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继续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加强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落实仲裁办案规则和组织规则,强化仲裁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畅通调裁审衔接渠道,妥善处理集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推广“双随机”抽查执法方式,推进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完善地区间监察执法协作机制。加大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治理欠薪问题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将诚信评价、社会公布、信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使失信企业在全国“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四是加强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全国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组织开展农民工市民化创新模式推广活动,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工人日报:近期,人社部签发第一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请问下一步有什么具体考虑? 卢爱红:社保卡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服务的有效凭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刚才我也列出了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了11.2亿人,普及率达到了80.6%,这个数据非常庞大,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在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就业服务等人社业务领域普遍使用,同时在居民健康服务等其他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也广泛应用社会保障卡,已成为政府民生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参保人员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加快推进社保卡的技术创新,积极探索社保卡线上应用。在福州全国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异地就医被评为最佳实践,展览会上也签发了全国第一张的电子社保卡。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电子社保卡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运用的有效电子凭证,是以实体社保卡为基础,同时还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医保结算、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而且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是一一对应的,全国统一、全国通用,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统一管理。实体社保卡持有人可以按照本人意愿,通过人社部门的APP或者各类经过安全授权的可信APP,比如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APP等,随时随地领取自己的电子社保卡。 目前青岛、福州、成都等城市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不断探索提升社保卡线上线下业务支撑的能力。下一步,重点是继续推进电子社保卡的技术研究,加快出台电子社保卡全国统一技术标准,完善社保卡平台服务的支撑能力,做好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应用对接,在全国一卡通的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一卡通和民生一卡通,为群众带来更大的便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脱贫攻坚方面,人社部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在具体推进落实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卢爱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非常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人社部门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扶贫。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二是技能扶贫。三是社保扶贫。这三项任务是中央赋予我们的,由我们部门来牵头的三项重要工作,其他还有人才人事方面的扶贫工作。 这几年,在就业和技能扶贫方面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出台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给予贫困劳动力更多补贴和更多支持,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因人施策、精准帮扶,推广就业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扶贫模式,探索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使一些不适宜长期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就近实现就业。同时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全国有上千个技工院校在做这项工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在很多省很多地方有这么一句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培训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600.2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2017年,全国人社部门为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206.3万人次,同时我们还组织“三支一扶”,其中就有一项是扶贫。“三支一扶”计划共招募81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扶贫工作。还组织了24期专家服务团赴新疆、西藏开展服务活动。 在社保扶贫方面,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入口”上减轻贫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的负担,我们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贫困人员代缴保费。全国享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贫困人口超过1515万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老人超过1681万人。二是在“出口”上提高保障水平。全国已有30个省份、2835个县级政府在中央70元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上加发了基础养老金,现在全国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超过124元。 下一步,人社领域的扶贫工作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这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明确我部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促进贫困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对16-59岁的贫困劳动力实施实名动态管理,根据其基本情况、就业失业状态和就业意愿采取有针对性帮扶措施,引导各地实施岗位补贴、培训补贴、专项奖补等政策,通过扶贫车间、鼓励返乡创业、电商创业、公益性岗位脱贫等方式,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继续加强东西部的劳务协作,采取专场招聘、实习实训、交通补贴,设立劳务站等措施,切实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从2018年-2020年,面向深度贫困地区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人员,开展定岗培训,促进培训后实现就业。加强技工学校学籍管理系统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系统的对接,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 三是深入落实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加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扩面工作,继续实施代缴保费政策,推进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人才支持力度,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的“三支一扶”计划,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扶贫工作。 新华社记者:您刚才提到2018年春节前治欠保支专项执法检查工作,请问目前效果如何,下一步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什么考虑? 卢爱红: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春节前,我部联合发改委等十几个部门联合开展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这项行动已经结束。总的看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项行动是我部联合相关部门连续多年都在抓的重点工作。 我们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春节前我部第一位的民生工作。专项行动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全面开展欠薪排查,摸清欠薪底数,限时解决欠薪特别是政府投资工程的欠薪问题。对无故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依法责令限期整改,责令改正不改的,一律按高限给予行政处罚。二是对拖欠工资数额大、一时难以落实清偿资金或者企业主欠薪逃匿的,及时动用工资保证金和政府应急周转金,先行垫付部分资金或基本生活费,帮助农民工解决生活困难。同时,我们还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由国办督查室牵头,组成了5个督查组,围绕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特别是政府工程项目欠薪等,对部分地区开展了专项督查。专项检查期间,全国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329件,各级人社部门在主要新闻媒体集中公布了887件重大欠薪的典型案件,共为100.6万名农民工补发被拖欠工资和赔偿金,涉及119.75亿元,基本实现欠薪问题在春节前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治理和开展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主要是三项措施:一是锲而不舍地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突出治理重点,继续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源头治理力度,着力解决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欠薪问题。健全治理欠薪问题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推广“双随机”抽查执法方式,推进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完善地区间监察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恶意欠薪。三是进一步做好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实行“黑名单”管理,加大对欠薪企业、欠薪行为的曝光力度,把治理欠薪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日报记者:今年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的方案已经确定了,我注意到今年的调整增幅是5%,请问是怎么确定的?另外,广大参保人员比较关注的是调整的养老金何时发放到位? 卢爱红:今年是咱们国家基本养老金第14次连续调整,总体水平控制在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主要考虑职工人均工资的增长、物价水平以及基金的支撑能力等因素。今年按5%左右进行调整,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能够让广大退休人员合理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这样的调整也符合民生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要求。近期我们部召开视频会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在5月31号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送人社部和财政部。两部对地方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审批后,各地将抓紧组织实施,尽快将增加的养老金发到退休人员手中。 目前,各地都已经建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正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说明的是,各地发放到位的时间不尽相同,但是对退休人员来说,无论什么时候发放到位,按照政策规定都是从今年1月1号起补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如何,下一步有哪些促进就业的政策? 卢爱红:今年一季度的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实现了良好开局。最近中央对经济形势也做了分析,对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刚才发布的时候也说到了相关重点数据,总的看是城镇新增就业保持高位增长,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9%,同比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另外还有一些积极信号,主要是市场用工需求热力不减,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保持活跃,求人倍率达到了1.23的历史新高。另外,制造业用工稳定扩张,制造业需求同比增长5.2%,高于总需求增速0.7个百分点,制造业的表现非常好。三是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有增。在春节前后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等活动的推动下,1-3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3万人,同比增长2万人,也是历史同期最高。同时一季度据我们部对2000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就业指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的基础性指标。所以就业局势的稳定、稳中有进、良好开局,也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平稳运行,这是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反过来看,就业局势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也是经济发展良好运行的必然结果。因为经济持续发展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以一季度就业数据比较好,主要还是受益于宏观经济发展总体向好,有力地拉动了就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等等,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一季度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56.6%,增速也非常快,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特别是商事制度、“放管服”等改革,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一季度我国新登记企业达到13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47万户,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了持续发挥。此外,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也要看到,今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将超过1500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人岗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特别是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群体的就业任务还非常繁重。此外,部分群体在就业方面也还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这些都会对就业产生传导效应。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昨天,我们部召开了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供需发力、创业引领、服务推进、全力稳重点防风险,确保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就业大局的稳定。具体有五个方面措施: 一是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扩大就业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努力促进扩大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联动。 二是鼓励创业创新带动就业。落实好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今年,我们还将开展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各类创业创新活动,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留学回国人员等群体创业创新。 三是精准施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继续实施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细化帮扶措施,继续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统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零就业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四是大力加强职业培训,积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前几天国务院常务会已经审议通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见,其中就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体制机制改革,特别强调要突出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培养。还要突出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去产能职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职业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五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匹配效率。今年我们还将制定出台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就业任务的完成,确保就业局势的稳定。